本報記者 吳濤
銀針試毒—這一幕,出現在不少古裝電視劇和武俠小說中,也出現在宋代法醫學家宋慈所著的《洗冤集錄》中。不少讀者也致電本報:有些人戴銀飾,戴得久了,銀飾會慢慢變黑;可是也有些人的銀飾,戴了很多年,越戴越亮。
實驗 銀飾變黑 與毒素無關
昨日,本報記者進行了三次實驗。
實驗材料:純銀耳釘、雞蛋、獼猴桃、殺蟲劑
一、銀遇熟雞蛋迅速變黑
將一枚煮熟的雞蛋切成兩半,將銀耳釘插入雞蛋內。5分鐘後,記者發現,銀耳釘表面變成了黑色,最頂端甚至出現類似火燒過的顏色。
二、接觸獼猴桃銀器變黑
將一個獼猴桃切成兩半,將光澤的銀耳釘放置其中,然後重新將兩半獼猴桃合上,使銀耳釘與獼猴桃肉充分接觸。十分鐘後,記者將耳釘取出來,發現原本光亮的耳釘表面蒙上了一層淡淡的黑色物質。不過,與雞蛋相比,獼猴桃的“毒性”沒那麼強,表面的黑色較淡。
三、面對殺蟲劑 銀很“淡定”
雞蛋有“毒”?獼猴桃有“毒”?那面對殺蟲劑,銀飾是否會一如既往地變黑?
將殺蟲劑噴灑到銀耳釘上面,可是過了二十多分鐘,銀耳釘顏色沒有變化。
難道雞蛋、獼猴桃有“毒”,而殺蟲劑卻和白開水一樣“清白”嗎?
真相 銀要變黑 關鍵要有硫
“銀耳釘變黑其實是個簡單的化學反應,不是說明雞蛋、獼猴桃有毒,而殺蟲劑無毒。”揚州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張老師說,銀和硫反應會生成黑色的硫化銀,雞蛋,獼猴桃中含有硫,遇到銀會變黑。殺蟲劑中則不含硫化物,所以不會和銀產生反應,銀飾也不會變黑。
“古人使用的毒藥砒霜,主要成分是三硫化二砷。因為古代的提煉技術比較落後,砒霜的純度低,其中含有少量的硫雜質。這些雜質中的硫元素遇到銀,會發生氧化還原反應,生成黑色的硫化銀,所以銀針馬上會變黑。”張老師說,“不過,在現有的提煉技術下,砒霜的純度很高,不再含有硫雜質了,所以,銀針試毒的法子,也已經失去了可行性。”
其實,在我們生活中,硫元素無處不在。空氣裡、皮膚裡、尾氣中,甚至有些食物裡,都含有硫。正是因為隨處都可能發生的氧化還原反應,銀飾、銀器用得久了,會有不同程度的發黑、失去光澤現象—這是自然現象,並非因為人體內的毒素。
知識 銀不能驗所有毒 卻能消毒
不過,張老師告訴記者,銀雖不能驗所有毒,然而卻能消毒。銀離子已經被證明具有一定的殺菌功效,每升水中只要含有5000萬分之一毫克的銀離子,便可使水中大部分細菌致死。
保養 最好的方法是天天佩戴
銀飾變黑了,還能亮回來嗎?記者在網上搜集了擦銀布、洗銀水、牙膏等三種方法,一一實驗。擦銀布和洗銀水清洗銀器的效果都很好。牙膏清洗銀器效果一般,洗起來也有些費力。
其實,最好的銀飾保養方法就是天天佩戴,人體的油脂會使銀髮出溫潤自然的光澤。
轉載自http://roll.sohu.com/20131018/n388433844.shtml
熱門搜索